
在隋朝即将覆灭的动荡年代,浙江杭州城里有个姓王的少年。有一天,他在街头遇见几位远道而来的游方僧人正在讲经,少年被深深吸引,连续三天都准时前来听讲。渐渐地,他萌生了出家的念头。
这些僧人见少年天资聪颖,颇具慧根,便为他剃度出家,赐法号慧明。虽然有了师父,但年轻的慧明并不愿安于一地修行。他选择独自云游四方,立志要寻访天下得道高僧,精进修行。
多年后,越州有位德高望重的释敏法师开坛讲法,吸引了众多弟子前来求教。慧明也慕名而来,成为释敏法师座下最勤奋的弟子。经过二十五载寒暑更迭,他终成法师门下解玄第一的高僧。即便如此,慧明始终保持着朴素的生活作风,常年穿着一件打满补丁的粗布袈裟,因此被众人尊称为清布明大师。在越州僧众中,他的勇猛精进无人能及。
展开剩余63%释敏法师圆寂后,慧明自觉修行尚有不足,便前往蒋州投奔巨岩禅师。这一住就是整整十年,期间他寸步不离禅寺,专心致志地跟随禅师修行。待巨岩禅师圆寂后,其他同门都因不堪清苦相继离去,唯有慧明一人坚守古寺。
那年寒冬,蒋州突降暴雪,封山断路。寺中存粮渐渐耗尽,而大雪依然肆虐。到了第七天粒米未进时,慧明心想:常言道七日不食必死。我一生求法,若此劫难真是前世业报,我也无怨无悔。为验证因果,他决定以极端方式考验自己——在后山悬崖自缢。
令人惊奇的是,就在他即将气绝之际,似乎有人将其救下。坠落过程中,他恍惚感到被一双巨手托住,最终竟安然无恙地落在崖底。脱险后,慧明离开蒋州,来到荆州四望山修习头陀行。初到时,常见两只猛虎在附近争斗。数日后,他竟能安然坐在两虎之间讲经说法,使它们安静聆听,最后温顺离去。
慧明在四望山又修行了十年,始终保持着最初的简朴装束,真正超脱了世俗羁绊。随后他继续云游,最终隐居终南山。直到唐高宗龙朔年间,他才重现尘世,短暂造访长安名寺。临别时,面对众僧人的询问,他笑言将随缘云游,遇水而居。此后,再无人知晓这位传奇高僧的踪迹,只留下他精进修行、屡现神迹的传说在世间流传。
发布于:天津市汇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